发布时间:2025-04-08 来源:网络
只要你关注腕表,这几天一定都被在日内瓦举办的2025 Watches and Wonders“钟表与奇迹”高级钟表展刷屏了。
表展的前身,是日内瓦国际高级钟表展 (SIHH)。2020年,更名为Watches and Wonders钟表与奇迹,并且连续在日内瓦、上海举办,已然成为每年超级重磅的腕表盛宴。
今年的表展,依然是在日内瓦Palexpo会展中心开幕,一切都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。每年亲临现场看展,也是我雷打不动的行程,也继续大家带来第一手的看展体验和腕表新品分享~今年同样是带Boy A一起,他也是爱表人士,相当享受整个过程。
来过这么多次W&W表展,我发现今年也有一些新变化。首先人气规模再创新高,高级钟表及珠宝品牌、独立制表品牌齐聚一堂,参展品牌从上一届的54个一下来到60个。
除了历峰集团旗下的江诗丹顿、卡地亚、罗杰杜彼、梵克雅宝等老朋友,LVMH集团旗下的泰格豪雅、真力时、宇舶,以及百达翡丽、劳力士、香奈儿、萧邦等重磅品牌都再度参展,宝格丽也终于正式加入。独立制表、小众品牌也多了很多。
现场也少不了明星现身,范主就在万国展区偶遇了谷爱凌,全智贤亮相伯爵展馆也吸引了一关注。
至于今年的新表,要让我来总结的话,我觉得是:回归腕表的本质。一方面,对机械之美的探索更加深入,在复杂功能领域发力明显。
江诗丹顿继去年推出“史上最复杂时计”之后,又推出“史上最复杂腕表”,整整搭载41项复杂功能,由一位制表师耗时8年打造,堪称“镇住全场”的存在。
罗杰杜彼的集合双逆跳万年历、魔音三问、飞行陀飞轮的王者系列超卓复杂功能,沛纳海的两地时万年历铂金腕表以及三问陀飞轮等新表,都让我印象深刻。
另一方面,回归经典的趋势也很明显,很多品牌都努力发掘自身的历史积淀,在复古与现代中寻找平衡。
比如卡地亚TANK À GUICHETS“跳时”腕表,1928年无表盘设计,今天看依旧先锋。
好了,接下来就一起来看看,今年“钟表与奇迹”表展有哪些厉害的新表最值得关注。按照惯例,这篇主要以男表为主,女表之后还会专门分享一篇,赶快先睹为快吧~
今年是江诗丹顿创立270周年,品牌以“臻途” 为主题,推出一系列庆祝活动。继年初推出历史名作系列222钢表之后,庆祝在今年的表展达到了一个高潮。
我还有幸受邀前往江诗丹顿的总部参加晚宴,见到CEO Laurent Perves先生。和风格及传承总监Christian Selmoni先生更是在各种活动上见面,有种老友重聚的感觉。他当天戴了222钢款,认为这个颜色比较冷静,而金款更温暖、柔软。
我这次表展戴了“歪脖子”,以及Boy A的纵横四海,都像是一起奋战的朋友,戴上就有好运,被一种奇妙的缘分吸引~
江诗丹顿在表展的展馆,就像是一个“时间艺术馆”。天花板上数不清的经典表款、述说着270年的辉煌。展出的古董时计与当代名作,和艺术作品相交融,让人流连忘返。
去年以“史上最复杂怀表”The Berkley惊艳日内瓦的江诗丹顿,今年又发布Les Cabinotiers阁楼工匠Solaria超卓复杂功能腕表——La Première,在腕表领域刷新复杂之最!
La Première搭载多达41项复杂功能,13项已申请专利。8188www威尼斯入口不同于The Berkley的受委托制作,La Première完全由一位制表师独立完成,时间历经8年之久,堪称制表业一大壮举。
正如其前缀名“Solaria”,这枚腕表灵感源于太阳系的独一无二,及其带来的无尽遐想。
读时模式就包括民用时、太阳时和恒星时。五项创新天文复杂功能显示太阳信息,全球首创的“天体时间追踪”,让观测者能够计算特定星座或恒星出现在视野中心的时间,仿佛把整个宇宙的奥秘都浓缩于腕间。
除了承载对天文的浪漫遐想,La Première还采用双面设计以显示复杂功能,万年历、月相潮汐显示,两地时、世界时间,还有创新的西敏寺三问报时系统,堪称复杂功能腕表集大成之作。
而一切的动力来源——全新3655机芯,由1521个精密零件构成,却仅装载于45毫米、厚14.99毫米的白金表壳内,让人不禁感叹江诗丹顿的“微型技艺”。
只做孤品的Les Cabinotiers阁楼工匠部门,这次又倾心打造三枚时计。致敬与江诗丹顿有着深厚渊源的日内瓦历史地标Tour de l’Île钟楼。
因此,看到这三枚腕表,又唤起了我的记忆。三枚表盘均取材于钟楼的石版画,通过微绘珐琅工艺、机刻雕花和手工雕刻工艺完成,忠实还原了原作的每一处细节。
每一枚都是上百小时匠心的凝聚,意义非凡,也不禁感叹艺术大师江诗丹顿的深厚功力。
除了超重磅的阁楼工匠系列,江诗丹顿还推出一系列270周年新表。从表盘到机芯,均以周年纪念标识和标志性马耳他十字装饰,独特又极具仪式感。每一款腕表都限量发售,非常具有收藏价值,我和Boy A都深深爱上~
三款限量370枚的传袭系列镂雕铂金腕表,搭载万年历逆跳、逆跳日历、全日历功能。
逆跳显示是江诗丹顿的标志性设计,镂雕表盘更能追溯到1918年品牌首款镂雕怀表,是古典制表美学的延续。
而在表现方式上,三枚新表又十分现代摩登。我最喜欢的全日历款,镂雕表盘酷似一个笑脸,非常惹人爱。
传袭家族还推出陀飞轮万年历腕表,搭载更薄的6.55毫米机芯,容纳更多复杂功能的同时,不失纤薄优雅。
由制表大师罗杰·杜彼创立,继承日内瓦制表传统的同时,又一直以来都用极致的精妙机械,演绎着最先锋的美学,可以说是既经典又先锋,罗杰杜彼的非凡,远不止30年。
日内瓦是罗杰杜彼的诞生地。在表展开幕前一天,我还在一个古色古香的建筑里面参加了一场晚宴,提前欣赏新表。
还再次见到罗杰杜彼CEO David Chaumet,之前曾在品牌工作过11年。他说在30周年之际回归恰逢其时,收到担任CEO的邀请时一点没犹豫,因为“罗杰杜彼,是融入血液的”。当天我们都戴了罗杰杜彼王者系列,都是镂空,和标志性的五芒星,很配对~
从创始人钟表学校时期打造怀表,到深受藏家喜爱的Sympathie系列和Hommage系列,再到第一枚王者系列腕表以及各种孤品腕表…罗杰杜彼的30年,太不一般。
全新表款中,我对王者系列双逆跳日历情有独钟。双逆跳罗杰·杜彼先生获得的首个专利,也是品牌标志性的功能显示,情怀拉满。新表也以品牌1995年推出的首款时计作品为灵感,从外致敬到内。
表盘延续采用独特的对称设计,左右分布双逆跳,视觉上简约大气。外侧较宽而内侧向中心收窄的设计,不断拉长的星期字母与日历数字,仿佛正在穿越时光隧道,颇具现代艺术气息。
珍珠母贝焕发出迷人的虹彩,与盘面镂空的机械美,形成经典与现代两种设计语言的碰撞。12点位镌刻的日内瓦印记,是高级品质的代名词。
罗杰杜彼开创了用玫瑰金和珍珠母贝打造男士腕表的先河,“有金有水”,寓意不要太好,感觉特别旺财运~
40毫米的表径,上手更有种刚柔并济之美,对亚洲人非常友好,价位也超出预期,总之非常心动。
王者系列超卓复杂功能腕表,同样重新演绎双逆跳功能。将其和陀飞轮、三问、万年历融合,延续创始人对复杂功能的不懈追求与创新。
整个表盘如同一个精密机械打造的“时空坐标系”。双逆跳显示解构历法信息显示,想象每四年一次日期盘的半弧逆跳,堪称“魔幻时刻”。
表盘1时至12时位置镶嵌环形月份视窗,古典字体为整体增添几分历史厚度,动态刻度系统则不失现代视觉张力。
DBEX1174还以“不谐”创造“和谐”。万年历与飞行陀飞轮呈1“精妙微倾,却构成完美对称布局。魔音三问报时则以编曲思维重构机械鸣响,和声结构不走寻常路,独特又极具颠覆性。
搭载超卓复杂功能机芯RD118,从背透可以窥见684枚零件,21种不同的润饰工艺,必然拥有的日内瓦印记认证,可以说是罗杰杜彼30年来的至高杰作。
来到沛纳海的展厅,仿佛走入深海。整个空间,都被海洋的蓝色包围,目之所及尽是海底风光,抬头所见则是游来游往的鱼群,处处彰显着沛纳海的海洋基因。
在现场见到了新任沛纳海CEO Emmanuel Perrin先生,并和他进行了对话。CMO Allessandro Ficarelli先生则是继去年表展之后再一次见面,感到十分亲切。两位男士都非常精致有品位,堪称“沛纳海男人”的具象化身。
这次表展作为重磅的展品,莫过于这台“木星仪”,就像是一个机械艺术品,彰显着沛纳海的制表实力与美学造诣,“身在海洋,心向宇宙”。
“木星仪”致敬了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通过望远镜发现木星四大卫星的创举。本身是一个按恒星日自转的天穹球体,一条刻有十二星座符号的钛金属带将其分为两个半球,设计很酷。
地球是整个仪器的中心,太阳、月球、木星及四颗伽利略卫星围绕其运行,就像是一个“地心说”小宇宙,特别有意思。
精密的机械结构驱动着星体轨道,还原了天体运转。还能模拟木星因地球公转超车产生的“视觉逆行”现象,把天文浪漫展现得淋漓尽致。
在夜光条件下,还能看到如绿色精灵般舞动的星座图与天穹一同旋转,艺术感拉满。
“木星仪”由1650个零件组成,本身也是一个万年历时计,只需每世纪末调整一次,便可以永恒运转。8个发条盒带来40日的动储,表盘还可以显示第二时区。
沛纳海今年在复杂功能领域再发力,推出一枚Luminor庐米诺系列两地时万年历铂金腕表,兼具标志性元素、高复杂功能和创新材质。
表壳采用Platinumtech材质,硬度比普通铂金提升40%,更加“抗造”,戴上手有种特别的厚重质感,很衬44毫米表径+大护桥的硬朗风格。
戴这枚表,有种潜入深海的感觉。透明表盘就像是一片海水,透过“海面”映射出星期盘与日历盘,别有一番视觉趣味。
这枚表还很会“藏”,表盘仅显示常规指针和第二时区,万年历相关的一切,都“深藏海底”。翻转到表背,才可见月份、年份、闰年的指示,无需炫耀,这份乐趣只属于自己,境界也是很高了。
实用性和耐用性一直以来都是沛纳海极为关注的,即便是高复杂功能腕表,他们也希望是能陪着主人“冒险”的。新表无论是专利日期防震保护系统,还是可通过表冠直接调校万年历的创新,都体现了这一原则。
Luminor Marina庐米诺系列作为沛纳海的“风格基石”,今年也接连出新。搭载了全新机芯,厚度和重量都大大缩减。
我非常喜欢这枚钛金属腕表,更加轻盈舒适,橄榄绿表盘特别耐看。搭配新款V形表链设计的蓝盘钢表,充满海洋气息的运动感,也十分抓人。
萧邦今年的男表让Boy A爱不释手。雪山傲翼系列41 SL Cadence 8HF腕表,采用瓷化钛金属打造而成,限量发行250枚。
表壳、表冠和表圈皆以5级瓷化钛金属打造,劲黑色表盘灵感源自野生动物频繁出没的山间夜色,与精致的橙色点缀形成鲜明对比,内部搭载升级的Chopard 01.14-C高振频机芯,彰显独特的风格美学。
另一枚该系列的41 XP CS铂金腕表,铂金表壳与 “冰辉蓝”表盘相得益彰,灵感于阿尔卑斯山冰川壮丽迷人的色调,特别适合日常佩戴,与该系列另一枚飞行陀飞轮腕表相相得益彰。
除此之外,L.U.C Quattro - Mark IV腕表,则致敬Quattro技术25周年。表盘通过PVD电镀工艺呈现天蓝色,点缀白金时标和指针,清晰易读,表盘外观更加简约大气,表壳直径39毫米厚度10.4毫米,很好适配手腕尺寸。
我还受邀参观了萧邦位于日内瓦Meyrin的品牌总部和制表工厂。这里是萧邦的两大工厂之一,负责表壳、金属表链生产及腕表组装。
工厂中不仅有一个黄金熔炼工坊,萧邦高级机芯的最终组装、调校与检测也在这里,以满足日内瓦印记对于产地的要求。
见到许多打磨精致的机芯与L.U.C系列的高级腕表,甚至包括一枚三问。每一张颁出的日内瓦印记证书,都是品质的认证。
关于这次鉴赏的萧邦女表和工厂探访经历,在后续的女表篇中还会继续和大家分享。
“档案馆”CARTIER PRIVÉ系列,每年都会焕新历史经典,今年轮到诞生于1928年的TANK À GUICHETS。90多年前的设计,今天依然很有个性。
去年在佳士得拍卖,见到有古董款拍出了高价,今年很欣喜发现复刻。“无表盘设计”独一无二,12时位置设小时窗,6时位置设分钟窗。通过独特的跳时机制、转盘机制显示时间,先锋气息拉满。戴上它,读时也变得仪式感十足。
TANK LOUIS CARTIER解锁全新尺寸,首次推出大号表款,佩戴很显大气。经典元素分钟轨、罗马数字时标、平行表耳,以和谐比例放大,复古韵味加倍。
还有TANK和SANTOS SKELETON,透过镂空表盘,机械美学尽收眼底。
正如卡地亚全球总裁兼首席执行官Louis Ferla所说“卡地亚从传承出发,借由丰沛创意和过人造诣,创新演绎其标志性的美学元素。”
百达翡丽今年一口气推出了15款新表,还包括一座复杂座钟,件件都是大手笔。
让我眼前一亮的是现场这款27000M-001座钟,以纯银珐琅外壳与31天动储演绎传统工艺的现代表达,每日误差不超±1秒的精准度,堪称奢侈。
去年推出的话题作方盘Cubitus,之前在北京百达翡丽源邸上手过第一批推出的3款钢表。今年Cubitus系列又出贵金属款,白金灰蓝盘+玫瑰金棕盘,继续演绎几何美学的黄金比例。尺寸也从45毫米缩减到40毫米,极大提升了舒适度。
在复杂功能领域,推出一枚超级复杂功能时计Ref.5308G-001,首次将四重复杂功能整合于常规系列中,融合三问报时、双秒追针计时、瞬跳万年历及月相功能,冰蓝色日辉纹白金盘面还蛮好看的。
Calatrava系列6196P铂金腕表则搭载30-255手动上弦机芯,以65小时动力储存与透底设计,重构经典小三针美学,三文鱼色表盘与铂金表壳的碰撞颜值也很高。
走进冠蓝狮Grand Seiko的展馆,瞬间穿越到了冬天,结霜的树木、冰凌般的展台,仿佛漫步在一片“冰雪森林”,也是我眼中今年表展最有自然之美的展区,让我想起喜欢冰雪奇缘的女儿,她要是来了该有多开心~
而冠蓝狮今年也推出一枚“寒霜林海”,灵感来自信州腕表工坊附近雾峰高原上结霜的树木。
银蓝色表盘还原了一片冰林,瞬间感觉吸入的空气都变得凛冽而清新。蓝色秒针无声地划过,时间都变得富有诗意。
不论是正装风格的铂金款还是运动感更强的钛金属款,37毫米的尺寸,上手都特别精致,搭配成情侣表也是绝配。
更厉害的是,本就独一无二的“第三类机芯”Spring Drive,还得到了“史诗级加强”。U.F.A.超精细精度,让这块表的年误差仅±20秒,刷新精准纪录,是发条驱动的机芯中最为精确的。
现场还展出了Spring Drive机芯的发展历程,为了创造出“比机械表更精准、比石英表更耐用”的机芯,前后长达28年的研发,这份强大的专注力,也让人格外敬佩。
还欣赏到一枚Tokyo Lion机械计时表,表盘图案灵感源自随风摇曳的雄狮鬃毛,与表壳打磨和表带细节相呼应,搭配棱角分明的白钛表壳,有种“狮王”般的霸气,也是冠蓝狮的图腾。
这款表在易读性和舒适性上也做了很多创新。比如嵌入式的三维计时盘,有效缩短小表盘刻度与指针之间的距离;配置了最新研发的橡胶表带,抗拉强度大幅提升,背面还印着狮爪的图案,细节满分。
Masterpiece Collection的珠宝表,同样彰显狮子的傲然威严,600多颗钻石非常华丽。
冠蓝狮一直是我心中的“日系制表巅峰”,也是真正懂表的人的选择,纵使买过无数只腕表,也依旧会被它的独一无二所打动。
今年表展上,香奈儿一口气推出9枚J12 BLEU系列限量新作。J12一贯打破性别的边界,很多尺寸男女戴都合适。
新作采用了全新的蓝色哑光精密陶瓷,研发就花了5年。历经反复调试,终于达到“无限接近黑色的蓝”蓝色精密陶瓷,在光影变幻中展现出丰富的层次感,特别高级。
新表中,38毫米的CALIBER 12.1腕表“最纯粹”。漆面时标款蓝得彻底,蓝宝石时标款则更有层次感。
钻石陀飞轮腕表“最复杂”,是香奈儿制表实力与美学的绝佳呈现。围绕65刻面单钻旋转的陀飞轮,还有种星系间的宇宙浪漫。
朗格今年的展区,依旧是熟悉的味道。展厅前树立着一支巨大的新款三问万年历腕表,相当惹眼。
这次推出的新表,也涵盖了三大领域。既有彰显实力的高复杂表款,也有适合通勤的正装表与运动表,很是全面。
最为重磅的自然是三问万年历腕表铂金950款,全球限量50枚,也是首款融汇三问、万年历和大日历显示的作品。在技术细节上也有不少创新,例如增添报时停顿消除功能、可同时推进各项日历显示的按钮等。
表盘的均衡布局自带古典美学,标志性大日历窗更凸显德系品位,铂金与黑色珐琅表盘的组合有种冷峻的华丽感。
每次表展逛朗格展区,都像是走进历史长廊。1815系列致敬创始人朗格先生,设计上采用了很多传统元素。新表采用的火车轨道分钟刻度+阿拉伯数字时标+小秒盘的设计,就可以追溯到朗格先生那个时期的怀表。
加上两种贵金属材质,低调又贵气。既能适配日常通勤穿搭,也能在重要场合显示不俗品位,很是让人心动。但最令我惊喜的,还是34mm的小表径,女生上手特别合适,男生戴也很儒雅精致。
作为豪华运动表的奥德修斯,今年采用了独家的750蜂蜜金,有种贵而不奢的内敛。和棕色表盘搭配起来,层次感一下就出来了,也平衡了优雅与动感。
来到W&W表展宝格丽展馆,有如一秒穿越到古罗马。七大主题展区以宝格丽《Beyond Time时间之上》为灵感,娓娓道来每款经典时计作品背后的故事。
今年也是宝格丽制表创新25年,全新Octo Finissimo Ultra陀飞轮腕表,也堪称最好的献礼。八角形表壳的灵感,源自马克森提乌斯和君士坦丁巴西利卡拱顶的八角几何造型装饰。
240个零件一件比一件精密,表背的镂空陀飞轮如悬浮的机械心脏,在喷砂钛金属表链的映衬下精美绝伦,不管是1.85毫米的极限薄度,还是BVF 900的机芯,缠绕腕间都堪称绝美。
这项凝结8项专利技术的超薄腕表,不仅十度刷新纪录,荣获60多项国际大奖,也是宝格丽在超薄领域的巅峰。
亨利慕时向来有种颠覆传统之美。这次W&W表展上,勇创者POP系列将缅甸玉石的温润、绿松石的深邃、紫韵珐琅的流光打破常规,用先锋精神撞上高级制表的艺术,又是一次视觉盛宴。
全新疾速者系列冰霜款腕表,以午夜蓝与极光绿烟熏表盘为画布,将机械的冷峻与艺术的温度完美融合。表盘上手工雕琢的冰霜纹理,搭载的HMC 907自产机芯,生动诠释“光阴”的另一种维度。
如果说传统珐琅是凝固的古典诗,勇创者系列大三针紫韵珐琅概念腕表,则打破平面桎梏,在烟熏渐变中迸发出张力。40毫米红金与精钢表壳内,HMC 805陀飞轮机芯与HMC 201大三针机芯,既是精密仪器,也是美学信徒。
另外一枚勇创者系列陀飞轮绿松石色珐琅概念腕表,表盘色彩浓郁、惊艳夺目,直径40毫米5N红金表壳搭载配备陀飞轮的HMC 805自动上链自产机芯,将“大明火”珐琅工艺推向巅峰,并注入现代美感。
雅典表今年把焦点从宇宙转向海洋,推出潜水系列DIVER [AIR]腕表。
最大的创新点就是轻盈,总重只有52克,和一个橘子差不多重,搭配橙色织物表带特别亮眼。
为了实现这一点,雅典表重新设计了机芯,不仅要减少材质用量还要保证坚固可靠,并且首次将钛金属引入机芯中。最终全新的UN-374镂空机芯,总重仅7克,当得起AIR这个标签。欣赏机芯的运转时,我只想到一个词:大道至简。
新表其他部分材质也是既先锋又环保,钛金属、碳纤维、硅晶片都是回收再生,表壳侧面则采用了回收渔网制成的特殊材质。
很喜欢在现场听到的一句话,来自创始人之子:“凡有可能的,皆已成真;看似无望的,终将实现”,这就是开创精神的最好写照吧。
积家今年的新表,诞生于Art Deco时代的REVERSO翻转系列,成为绝对的主角,再一次探索经典美学的新可能。
最厉害的当属这枚三问,融合7项专利技术。一面是青蓝色珐琅表盘,呈现极简艺术艺术,一面镂空设计的极繁,呈现是机械之舞。
地理学家腕表让我身边很多直男种草。搭载专利世界时与大日期显示,一面是如苍穹海洋般的深蓝,一面是“整个世界”,戴在上手有种“世界尽在掌握”的感觉。
单面小秒针腕表,18K玫瑰金织就得米兰尼斯表带,有种丝绸般的美感,不论男女戴,上手都非常优雅。
珐琅腕表让人梦回装饰艺术的时代,以珐琅为画笔、以表盘为画布,创作出一部腕上史诗。一面是大明火珐琅玑镂,一面是100小时手工珐琅微绘,文化与美在此碰撞交融。
Arceau系列和Cut系列,都上新了“时间暂停”腕表。按下按钮时针分针会迅速移动到12点位置暂停运转,然而内部机芯依然在走时。再按按钮,指针变回立刻指示正确的时间。仿佛为生活设置了一个个Gap Moment,随时都可以放空自己。
很喜欢Arceau系列白金表壳搭配香槟色表盘的一款,低调的华丽中藏着有趣的灵魂。
以马术为主题的Arceau Rocabar de Rire特别俏皮,重新诠释了经典的爱马仕丝巾画。这匹马看上去一本正经,按下按钮,一秒就会恶作剧般地吐出舌头,简直笑喷,超级可爱。
Arceau旅行时间刻画了虚构的“马术世界地图”,子表盘遨游在这片奇幻世界;Maillon Libre胸针表,以爱马仕经典的“锚链”图案为灵感,将时计与配饰完美融合。
万宝龙今年以巍峨的勃朗峰为灵感,不仅带来了一场高级制表盛宴,也像是一次向极限探索的致敬。展厅内将导演韦斯·安德森镜头中的传奇木屋,化为沉浸式艺术空间。“无氧极境”体验区以零下五度的凛冽空气、漂浮的冰晶云絮、呼啸而过的阿尔卑斯山风与冰川,模拟海拔4810米的极地环境,让每一枚无氧腕表都有着征服极限的大气磅礴。
冰川系列潜水无氧腕表,冰晶蓝款38毫米表盘与极地冰川的晕染风格特别动人;冰岩灰款则以手工水洗与石英岩打磨工艺,在41毫米做旧精钢表壳中,带来风化岩壁的沧桑质感,深邃的冰川纹表盘下,还镌刻着潜水员勇闯深蓝的图腾。独创的无氧技术在海拔骤变与极端温差中守护机芯,仿佛将勃朗峰的呼吸凝为永恒。
直男们不容错过的1858系列南北半球世界时无氧腕表,则以七大洲巅峰为设计灵感。南极文森峰特别款(全球986枚)致敬登山家梅斯纳尔登顶七大洲高峰的壮举,创新复合材料仿若南极冰川的古老晶体,表背激光雕刻的山峰图案,也通过氧化着色技术呈现立体质感。
现场还模拟了万宝龙的美耐华制表工厂工作区域,展示了几枚出自美耐华制表工厂的腕表。工厂传承了传统的制表工艺,手工机芯年产量极低,但每一件都非常珍贵。
除了腕表之外,还能看到各种万宝龙标志性的书写工具。其中就有致敬极地探险家罗尔德·阿蒙森的钢笔,同样来自美耐华制表工厂。
18K白金笔帽和笔杆上镶嵌了海蓝宝石,以手工雕刻的金笔尖,以及可拆卸的冰屋形帽顶,两层镶嵌新工艺非常精巧。拿起笔来写一张明信片,寄给想念的女儿们~
主色调统一成真力时标志性的蓝色,与五角星LOGO搭配在一起,都成了一副极简的星空画,也呼应了品牌名Zenith的原意“天空中的至高顶点”。
最具纪念意义的莫过于G.F.J创始人系列新表,蓝色青金石中央表盘象征浩瀚星空,珍珠母贝小秒盘与玑镂砖纹,形成了非常有层次感的蓝色变化,让我想起一天中不同时刻的天空。
搭载的Calibre 135机芯,是真力时的“拿奖冠军”,摘得过235项天文台精密计时大奖,如今也是经典焕新,动力储存提升至72小时。颜值、技术、情怀都很吸引人。
真力时还选取三个重要系列,推出蓝色陶瓷计时码表三部曲,也是致敬了品牌在技术领域的突出特色。明亮的 “真力时蓝”色调,更是堪称行走的“显眼包”,与白色指针时标的组合,仿佛天空与运动。
PILOT系列大日历飞返,让我想起真力时陪伴布莱里奥飞跃英吉利海峡的历史渊源,给人以自由翱翔天际的感觉;硬朗的DEFY天际计时码表,刻面表壳光影效果一流;旗舰系列运动腕表叠加标志性三色计时盘,融合运动风格与时尚气息。
劳力士今年的“话题之王”,非全新推出的“陆使型”莫属。前有费德勒剧透,后有小李子上手,出道即高光。
灵感源自1970年代的劳力士石英腕表和日志型,蜂巢纹理表盘+超薄表壳+一体式表链+背透,处处都是劳力士求新求变的体现。
不少表款换上新盘面,黄金迪通拿配绿松石表盘,GMT-Master II首次搭载虎眼石,蚝式恒动的新色彩,都很亮眼。
男表中Polo系列推出一枚飞行陀飞轮月相腕表,也是首次将两大复杂功能融合到超薄机芯之中,44毫米的钛金属表壳厚度却只有9.8mm,特别凸显制表功力。
对称美学也很吸引人,特别是月相盘阴晴圆缺的对称分布,深深打动了我这个月相爱好者。
新款 Polo 79推出白金款,更显低调奢华;Andy Warhol的虎眼石表盘,神秘深邃。
今年宇舶BIG BANG系列迎来了20周年纪念,再次发挥“融合的艺术”,推出5款“奇点之作”。
材质上分别采用抛光及缎面钛金属、18K王金、抛光红色陶瓷、微珠喷砂及抛光黑色陶瓷、抛光魔力金,每一枚都十分有个性,既可以有满满的热情活力,也可以酷黑冷峻,适配各种性格的藏家。
BIG BANG UNICO水蓝色蓝宝石腕表,澄澈通透,复杂的飞返机芯,仿佛在水面下运转。
宇舶还以彩色陶瓷,打造了一对情侣对表。青灰蓝or薄荷绿,上手一个清爽一个清新。
来到IWC万国表展馆,工程师系列标志性“网格”纹理为灵感非常吸睛,现场还摆放了三辆《F1®》电影里的赛车实物,冲击力满满。
最酷的当属张若昀同款全新工程师自动腕表42,以整块黑色氧化锆陶瓷重构工程美学,表壳至表链的缎面、喷砂与抛光三重工艺,搭载82110型自制机芯,层次分明的机械肌理让人爱不释手。
工程师自动腕表40绿色限量款,灵感来自布拉德·皮特在电影《F1®》中佩戴的定制腕表,草木绿网格表盘,功能性螺丝表圈,每一处细节皆是机械与影像交织的时光凭证。
与此同时,飞行员系列高性能计时万年历数字日期月份腕表,则将波威柏怀表的数字基因注入飞行DNA,Ceratanium®瓷化钛金属表壳里,三点与九点位的黄金圆盘以数字跃动破解历法密码。89802型自制机芯仅用474枚零件实现数字万年历与计时的双重使命,将飞行表的实用主义推向复杂功能的新维度。
泰格豪雅今年拿下F1官方计时,F1系列也迎来大爆发,在表展上一口气推出9款全新时计。
这组赛车风“新表最抓我眼球的两个点,一个是多样的配色,一个是存在感极强的双向旋转式表圈。我很喜欢白绿配的这一款,简单又有活力。精致的38毫米尺寸,男女皆宜。搭载的Solargraph机芯非常有特点,照射自然光或人造光即可充电,而且“光照两分钟,运行一整天”,非常方便。
卡莱拉系列星期日历型腕表也焕新发布,6种不同配色。黑色粒面搭配蓝绿色轨道刻度及红色指针,视觉上非常舒服;
双时区腕表蓝绿色表盘+半圈白色刻度的款式,源自赛车黄金时代的涂装美学,红色两地时指针尖端的设计也是源自经典款式,也令人种草。
名士致力“呈现平衡现代与复古的制表艺术”。这次W&W展厅就陈列品牌历代表款,从圆形、方形再到异形,很有看点。
利维拉系列以运动时尚为基因,新表尺寸从43mm缩减至41mm,更小而精悍。
自动飞返计时码表M0A10828最为吸睛,灵感源自利维拉50周年推出的万年历,表盘酷似一副图纸。搭载飞返计时、测距仪和测速仪,给人一种精密感。一抹鲑鱼色表盘,颜值格外高。缩小后的41mm表径,也更适合亚洲人手腕,佩戴更舒适服帖。
自动飞返计时码表M0A10827的“熊猫盘”,更把年轻运动演绎到极致。黑白配奢华高调,若隐若现的山海纹,让整体不失一份优雅。
全新克里顿系列从建筑哲学中发掘灵感,兼顾优雅美学与功能性。圆形表盘满满绅士味道,39mm尺寸佩戴纤薄舒适,非常适合职场。
还推出马年特别款,黑金配霸气十足,马图案隐藏在日期窗口,每日显示不同奔腾动作,表背水墨风格奔马图细节拉满~
帕玛强尼推出一枚TONDA PF 微型摆陀铂金腕表珊瑚蓝款,经典格状大麦粒玑镂饰纹点缀,厚度仅7.8毫米,精致奢华。
TONDA PF 36毫米腕表珊瑚蓝款,灵感源自勒·柯布西耶的建筑色彩调色盘,充满海洋气息。
Club Sport运动俱乐部系列推出环球行者腕表作品,搭载世界时功能,深蓝色日晖纹主表盘适配各种场合,蓝色外环标注24个时区城市代码,轻按2点钟按钮即可更新时区。
豪朗时的新表则堪称脑洞大开,RETROVISION ’85腕表,灵感源自知名日本玩具制造商的标志性设计,活像一个“变形金刚”。表盘设计以中央分钟盘为核心,三个小时刻度卫星盘环绕旋转,有如能量块。
Linear Series 3腕表的线性逆跳小时功能,也为时间的呈现带来了不一样的趣味。
好啦,今年表展心水的新表就给大家盘点到这里,你最喜欢哪一款呢?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,后续的女表新品也敬请持续关注哦~